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设施建设到长效管护,全力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让更多农村群众享受到生态改善的红利。
在经开区九站街道朝阳村,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家中的旱厕改造成了室内水厕,干净整洁,使用方便。去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确定了“单户管网+集成净化槽”改厕治理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适用于农村单户或联户生活污水治理。改厕工程实施后,朝阳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彻底改变了以往污水乱排、蚊蝇滋生的脏乱现象。如今,村内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无污水积存,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提升。
在经开区九站街道红星村,不少旱厕墙壁洁净如新,地面干净整洁,彻底告别了曾经的“脏乱差”。针对冬季低温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在治理过程中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专家团队研发的耐低温、抗负荷冲击生物菌剂技术,确保治理效果长效稳定。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也是守护绿水青山、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市生态环境局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科技支撑、长效管护”的原则,采用“单户管网+集成净化槽”模式,结合哈工大生物菌剂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优化治理方案,加强运维管理,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丽乡村的碧水蓝天。(李婷 于兴洺)